小编推荐会议:2019临床质谱与高端医学检验发展论坛 近日,美国华盛顿大学的科研人员在Nature上发表了题为“Human gut bacteria contain acquired interbacterial defence systems”的文章,发现肠道中的几种拟杆菌属(Bacteroidales sp.)的细菌具有基因簇防御功能,可以中和外源性毒素。人类胃肠道内含有
百慕生物 外媒称,细菌性枯萎病袭击着东南亚和西非的稻田。这是一种被研究得非常透彻的作物疾病,它常常被用作研究微生物与其寄主植物间相互作用的一个模型系统。这种病原体被称为水稻黄单胞菌水稻致病变种,简称Xoo,它通过劫持一些外排糖的水稻基因来维持生存。研究人员已研究出如何编辑水稻的基因组以阻止这种劫持行为。据美国阿尔斯科技网站10月31日报道,Xoo分泌与水稻的糖外排转运蛋白(SWEET
近日,以色列魏兹曼科学研究所科研人员在Nature上发表了题为“Cyclic GMP–AMP signalling protects bacteria against viral infection”的文章,发现某些细菌具有与动物天然免疫的核心组成部分——cGAS–STING通路相关的抗病毒机制,揭示了这种重要的动物抗病毒防御百慕生物系统可能起源于细菌。cGAS(环状GMP-AMP合成酶,cy
2019年10月15日 讯 /生物谷BIOON/ --我们体内的“粘膜”面积(包括消化道、肺脏、泌尿道等在内)加起来超过200平米。近年来,许多证据表明粘膜层不仅是隔绝细菌和病毒的物理屏障,而且还可以解除病原体的“武装”并防止其引发感染。 最近,由来自麻省理工学院研究者们做出的一项新研究表明,聚糖(粘液中发现的支链糖分子)是起到上述作用的主要原因。作者发现,粘膜层分泌的粘液中含有数百种不
2019年10月6日 讯 /生物谷BIOON/ --导致伤口愈合不良的炎症可能会对患者造成严重后果。柏林大学慈善机构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新的防御百慕生物机制,使我们的皮肤能够主动杀死细菌。该机制的核心是称为“IL-6”的细胞信使分子,其作用方式将来可能用于预防伤口感染。这项研究的结果发表在最近的《PNAS》杂志上。细菌或其他病原体在皮肤伤口上的定植会导致严重的炎症。在最坏的情况下,这可能导致败血症或截肢,
2019年9月25日 讯 /生物谷BIOON/ --借助高度先进的显微镜和同步加速器,哥本哈根大学的研究人员对细菌防御其他细菌和病毒的分子机制提出了开创性的见解。相关结果发表在最近一期的《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这一发现可能会成为将来与疾病作斗争的重要基石。研究人员已经证明,被病毒攻击的细胞如何激活称为COA(环状寡聚腺苷酸)的分子,而COA则激活称为CSX1的所谓蛋白
2019年9月17日讯 /生物谷BIOON /--神经生物学教授Mark Alkema博士的实验室研究揭示了"逃跑"反应是如何损害机体长期健康的。这项研究在线虫中进行,秀丽隐杆线虫是一种常见的研究模型,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Nature》杂志上。当人们感知到危险或压力时,身体会释放出肾上腺素等应激激素。肾上腺素使心跳加快,增加流向大脑和肌肉的血液流量,并刺激身体产生糖作为燃料。肾上腺素的激增引发"战
百慕生物 秋季是过敏性鼻炎高发的季节。近日,美中宜和耳鼻喉科专家、副主任医师刘勇刚就过敏性鼻炎的成因、症状以及控制预防等问题进行了深度解答。秋季是过敏性鼻炎高发的季节。近日,美中宜和耳鼻喉科专家、副主任医师刘勇刚就过敏性鼻炎的成因、症状以及控制预防等问题进行了深度解答。过敏性鼻炎是一种发生在鼻部的过敏性的疾病,跟接触变应原有关,因此又叫变应性鼻炎。它的症状有很多,主要是鼻塞、流清鼻涕、打喷嚏、鼻痒。听起来是
在外界胁迫条件下,由于自身资源限制,植物进化出一套复杂精细的调控机制来介导生长和防御的平衡,以此实现生存效率的最大化。例如,当遭遇病虫侵害时,植物往往会以牺牲正常生长发育为代价,转移更多的资源用于激活防御系统来抵抗病菌和害虫的进攻,该现象被称为生长-防御权衡策略(Tradeoff between growth and defense)。目前已有众多研究对植物的生长-防御百慕生物权衡
2019年8月15日讯 /生物谷BIOON /——在新技术的帮助下,芬兰图尔库大学的研究人员获得了比以前更详细的关于人类淋巴系统多样性的信息。研究结果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人类在分子水平上的防御机制。因为一些癌症,如乳腺癌和头颈部癌症,主要通过淋巴系统传播。白细胞在淋巴管、淋巴器官和血液循环之间的转移是人体防御机制的主要途径。图片来源:Immunity"淋巴系统将病原体从发炎部位(如皮肉伤口)转移到前哨